繼女申秋萍
一到暑假,我就喜歡到舅舅家里去。我的舅舅是個走南闖北的商人,見多識廣,常常能給我講許多奇聞軼事。那天,吃過晚飯,我就纏著舅舅,叫他講故事。舅舅笑笑,說,“前些日子,剛從山東朋友那里,聽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,今天說給你聽。故事的主角,也只有你這么大的小姑娘,可就是這樣的小姑娘,卻做出了連大人也無法企及的大事,實在叫人感嘆不已!本司藝@了口氣,“可惜,這么個好人,老天不長眼,卻早早地過世了……” 我急了,也顧不得禮節,打斷舅舅的話:“她怎么了,怎么了呢?怎么說她過世了?” “你不要急么,舅舅細細給你說。這個故事有點長,也有點奇,因為這個故事的主角與其發生聯系,牽扯在一起的這個家庭成員,沒有一個與她有血緣關系!本司俗隽藗鬼臉,“你聽好了,到結尾,你可不許哭鼻子! 這個故事的主角,叫申秋萍。1994年6月,申秋萍姐弟隨著失去丈夫的母親,從魯北來到魯西。母親嫁給的丈夫,即秋萍的繼父申林周,是一個木匠,為人忠老實。繼父上有70多歲的二老,下有四個正在讀書的兒子。其中大兒子申立中在西安交大讀書,其他三個兒子在縣里讀高中。 盡管家庭負擔很重,但繼父有一門高超的木工手藝,再加上一家人勤儉節約, 生活過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。對于秋萍母子三人的到來,繼父全家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。 或許因為家中沒有女孩的緣故,爺爺、奶奶、繼父都對小秋萍疼愛有加, 哥哥們更是親熱地叫她小鈴鐺。小秋萍到繼父家時,早已經過了上學的年齡,可是由于父親去世,她只能失學在家。繼父知道后,二話不說,拿錢給她上了學。家里本來就有四個孩子上學,再加上小秋萍,繼父的肩上又增添了一份負擔。 好在繼父勤快,農閑時間常跟鎮上的建筑隊外出施工賺些外快,總算能對付家里的支出。 小秋萍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,第一學期就考了個全年級第三名。 除了學習,她還包下了部分家務活,一有空閑,就幫幾個哥哥洗臟衣服, 幫繼父抬木頭、拉鋸,繼父逢人就夸:我這輩子有福氣,天上掉下個好女兒! 然而,快樂的時光轉眼即逝,一場橫禍從天而降。 1995年初夏,繼父在一次施工隊中從三樓摔了下來,癱瘓在床。一根大梁倒下了,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斷絕了,而且為給繼父治病背上了沉重的債務。 看著癱在床上的病父,二哥申立州,提出輟學,父親堅決不同意,因為他和老三馬上就要高考了,他的成績在全校名列前茅。老三、老四也要求輟學,好挑起家庭的重擔。 正在哥哥們相爭不讓、繼父左右為難之時, 小秋萍卻提出由自己輟學,幫媽媽支撐起這個家。 繼父流淚了,爺爺、奶奶也不停地抹淚。繼父沉痛說:萍兒,爹對不住你, 你的幾個哥哥讀了這么多年書,現在放棄可惜了,只能委屈你了…… 三個哥哥也緊緊握住小妹的手,并在父親床前共同許下諾言: 不論以后誰考上大學,小妹的這份恩情要加倍償還。 可剛剛走出磨難的秋萍母親,卻承受不住再一次的災難打擊。 她從醫生口中得知,丈夫很可能終身癱瘓在床, 她對這個家,徹底失去了信心,更懼怕自己挑不起這副沉重的擔子,決定帶著小兒離家出走。 任憑秋萍如何苦苦哀求,怎樣勸止,母親還是在繼父受傷三個月后離開了危難的家。 母親走了,家里的支柱又斷了一根,爺爺、奶奶成天抹淚, 繼父唉聲嘆氣,哥哥們心中更是惶恐不安。家里又陷入一片淚雨紛飛中。村里的人們也好心地勸慰秋萍:“ 這里沒有你任何親人了,你也回到你姥姥家去吧,要不,你會受一輩子苦的! ” 小秋萍堅定地搖搖頭:“不,我不能走,俺娘走了俺不能再丟下這個家。 ”小秋萍把哥哥們叫到繼父的床前,一字一句地保證道: “爹,娘走了,是娘沒良心;我不會走,我要留下來陪你們共渡難關, 從今天起,我就是你的親生女兒。 ”這一年,申秋萍年僅12歲。 看到小秋萍受苦,哥哥們都過意不去。小秋萍說:“只要哥哥們有出息了,就是小妹有出息了! 小秋萍說到做到,她包攬了家里所有的農活和家務,和真正的家庭婦女一樣日出而作, 日落而息,為整個家庭精打細算地過日子。小秋萍知道,這個家要想好起來,首先得讓繼父好起來,所以,在繁忙的農活之余,她一刻也沒有停止為繼父治病。 1996年盛夏,由于天氣炎熱,繼父的病情加重, 小秋萍決定帶他去濟寧市住院治療。安頓好家里的事,她拉著板車上路了。80多公里的路程,她足足走了兩天一夜,走到目的地時,她的腳磨破了,肩也腫得老高。 在醫院為了節省住宿費,秋萍住在醫院的自行車棚里, 看車的老大爺以為她是討飯的乞丐,幾次往外攆她。 小秋萍只好實話實說,老人深受感動, 不僅把她睡覺用的板車 放在最里邊還專門為她找了一頂蚊帳。 在秋萍的精心照顧下,繼父的病情得到了穩定,她又拉著繼父走回了家鄉。 剛回到家就趕上了麥收。哥哥們都在上學,爺爺奶奶只能幫著做做飯或捆麥子, 7畝多地的麥子,只能由秋萍一個人收割。為了搶收,好連續幾天都睡在地里, 累得實在支撐不住了,就趴在麥跺上睡一會兒,醒來以后接著再割。 由于心急,再加上過度勞累,小秋萍的嘴上起了水泡,手腳也磨出了血。 她真有些支撐不住了,可剩下的兩畝麥子怎么辦?這些都是全家人的口糧!她急得禁不住在麥地里失聲痛哭起來,哭聲引來了鄉親們, 大伙對她同情不已,七手八腳幫她割完了麥子。這次艱難的麥收,換來了全家的糧食,二哥在高考中也取得了巨大的豐收, 他以優異的成績被上海同濟大學錄取。手捧著二哥的錄取通知書,小秋萍似乎忘記了自己的勞累,高興地跳著、喊著。 望著又黑又瘦的小妹,落榜的三哥申建文不由地流下了傷心的淚水,自責地說: 我對不起小妹,她為我們受了這么多苦,可我卻……說著痛哭起來。 小秋萍慌了,拉住三哥的手,勸道 :“哥,今年考不上,明年再考,你別灰心! ” 小妹的話讓申建文更是慚愧不已,他表示不復讀了,留在家里幫妹妹。 秋萍執意不肯,她哭著問三哥:“我受苦受累,不就是讓你們好好上學嗎 ? 哥哥們有出息了,就是我有出息了,你怎么就想不通呢!” 三哥終于聽從了妹妹了勸說,也決定復讀,二哥去上海讀書的日子越來越近。3000元的學雜費壓得全家人喘不過氣來。 無奈之際,小秋萍想到了賣血。第一次去血站,因年齡太小,醫生不給抽;第二次去,她虛報了年齡才被允許抽200CC血。當她拿到400元"營養費"時,臉上的愁容仍沒有散去。她知道,這 400元錢對于3000元的學費只不過是杯水車薪。 于是,她第三天又一次來到血站。這一次,醫生說什么都不給抽了。 情急之下,小秋萍向醫生下跪,講述了賣血的原因。 醫生沉默良久,才嘆了口氣說: 好吧,就這一次,以后可別再來了;你還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。這位好心的醫生象征性地給她抽了少量的血,并從自己的口袋里掏出錢,湊了700元錢給了小秋萍。小秋萍感動得直掉淚。 回到家,秋萍如數把錢交給了繼父,繼父忙問她從哪來這么多錢。 小秋萍撒謊說是借的。細心的二哥卻從她那蒼白得沒有一絲血色的臉上明白了一切。 他抓住小妹的手看了又看,又從她兜里掏了兩張賣血的收據,全家人都驚呆了! 可是,這些錢還遠遠不夠學費的一半,繼父決定賣掉一塊老宅地基, 爺爺奶奶也決定,把準備為自己做壽棺的三棵大楊樹賣掉。繼父不同意,兩位老人執意說:“小秋萍為了咱這個家拼了命了,我們還要那棺材干啥。 ” 在全家人的努力下,二哥、三哥的學費總算湊齊了。為了讓二哥申立州體體面面地去上大學,小秋萍連續幾個晚上沒休息, 給哥哥縫制了新棉被和新布鞋。臨行前,秋萍去車站送二哥,她說: “二哥,咱家雖窮,但有志氣,你一定好好學習,別擔心家里,你在外面也別苦了自己,需要錢盡管來信給家里說,俺給你辦。 ” 申立州再也忍不住了,他把小妹緊緊地摟在懷里,感動得淚流滿面! 哥哥們上學走了,小秋萍開始盤算著怎么湊錢給繼父治;怎樣為哥哥們繳來年的學費。 起初,她也想著跟村里的女孩子們外出打工,可家里的三個老人沒人照顧,她只能在家想辦法。冥思苦想后,她決定種棉花創富。 種棉花與種其他農作物不一樣,管理起來不僅費事,而且噴灑農藥也很危險, 可小秋萍卻在心里盤算著,一年下來,種棉花大約可收入八九千元,就毫不猶豫地開始忙乎起來。她雄心勃勃地種起了棉花,可不久,魯西南地區的棉花全部遭受到棉鈴蟲的襲擊。這可急壞了小秋萍,身材沒有棉花高的她趕緊背著20多公斤重的藥桶在棉田里噴灑農藥。 她聽人說,中午最熱的時候,除蟲最有效。她就挑中午陽光最強的時候打藥,炙熱的太陽曬得棉田像個大蒸籠, 令她常常喘不過氣來,她只好噴灑一行就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。 一天中午,由于藥桶漏水,她中毒暈了過去,被村里人發現送了回去。 醒來后,她不顧繼父勸阻,又掙扎返回了棉田…… 小秋萍不惜生命的苦做,終于換來了棉花大豐收, 可由于當年棉花收購價太低,小秋萍依然沒能把攢到她計劃的錢。 聰明的她又動起了腦筋,什么掙錢她就干什么。 農閑時,她和別人一起收過槐米、柳條,也推銷過衣帽,黃豆。 后來,她聽人說泗水的蘋果便宜,她又跟著村里的大伯去泗水販水果。每天晚飯后拉著排車上路,天亮時趕到蘋果園,裝上車就往回趕。壯年男子拉一排車,她也拉一排車。在路上,別人都吃蘋果解渴,她卻一個也舍不得吃, 連爛了點的也留下給繼父,爺爺、奶奶吃, 四哥申立鎮看到的僅14歲的妹妹如此艱辛,心中實在過意不去。他決定退學參軍,留下來幫妹妹。 小秋萍卻很支持哥哥,她偷偷地勸慰哥哥道:“我最羨慕的是軍人,留在家里又有什么出息呢?你放心去吧,家里的困難我能頂住。 ” 經不住小秋萍的一再勸說,繼父終于同意了。 四哥去部隊那天,小秋萍從口袋掏出一大把皺巴巴的零錢塞到哥哥手里: “哥哥,這是80多元錢,是俺省下來的,你留著零用,到部隊后,你好好干,爭取當個軍官回來! 申立鎮的眼睛濕潤了。 1997年春節,是小秋萍最快樂的一個春節。除了四哥在部隊外,三個哥哥都回來了,并且三個哥哥都為小妹準備了新年禮物。大哥帶給她的是一套新衣服,二哥送給了她一條紅圍巾,就連三哥也給她買了一盒美容霜。小秋萍抱著禮物從里屋跑到外屋,不住地跳著笑著,此時的她又恢復了孩子的天性,那么天真活潑。 小秋萍喜悅的神情讓全家為之動容,繼父的臉上也綻開了笑容。他把兒子們叫到床前,說:“ 你們三個哥哥做得對!萍萍太苦了,以后你們有了本事,可以忘了我,但不能忘了你們的小妹! 在繁忙的農活中,秋萍始終不忘給繼父治病, 一有希望,哪怕山高路遠,她也帶著繼父去。 蒼天不負有心人,繼父的病有了很大的好轉,有時還可以拄著拐杖挪步。哥哥們也是學業有成。大哥申立中在完成本科學業后又考取了碩士研究生。 四哥申立鎮在部隊入了黨,并被提拔為班長。 1997年 9月,三哥申立成高考順利過關,被山東中醫學院錄取。 1998年 3月,奶奶突然重病,臨終前,老人緊緊抓住小秋萍的手艱難地說:“萍兒,奶奶這輩子不虧,有你這么個好孫女,奶奶真舍不得走呀!”說著老人顫抖著從枕頭底下摸出一個玉手鐲遞給秋萍,秋萍遲疑著沒接。 爺爺說:“ 萍兒,奶奶原本是留給你長嫂的,可奶奶想,這個手鐲最該給你,你就滿足了奶奶的心愿吧!” 秋萍含淚接過了手鐲,老人安詳地閉上了眼睛。 奶奶去世后,四哥來信了,說他原準備考軍校, 可知道奶奶去世后,家里又用了不少錢,他決定放棄。 秋萍看了信,急了,她馬上找人給哥哥去信勸說,并寄去了200元錢,讓哥哥買學習資料。她說:“哥哥,考軍校是你一輩子的大事,可千萬別放棄。一時困難,總會過去,但考軍校的機會放棄了,就會貽誤一輩子!彼母绾瑴I接受了小秋萍的錢物,用心復習應考,果然沒有辜負小妹所望,考上了青島潛艇學院。 誰能想到,這個還不成年的小姑娘,與這個家庭沒有任何血緣關系,她只是一個連戶口都沒有的繼女;在繼父癱瘓,親娘離家出走后, 她卻勇敢地留了下來,用柔弱的雙肩托起了四個大學生哥哥! 然而,更令人嘆息的是,她的四個哥哥全都成了大學生、碩士生,他們還沒來得及說聲謝謝,更不要說報答她,她的生命就定格在1998年8月22日。這天,她拉貨走在馬路上,被一輛飛馳而來的大貨車撞飛了,當場殞命。 申秋萍是一位年僅16歲小姑娘,但她卻享受了這個村最高的葬禮規格。1998年8月24日,幾乎全村人全體出動,參加了申秋萍的追悼會。 她的三個哥哥穿上了為父母送葬才能穿上的孝衣。在靈柩前長跪不起,全村老少自發地佩戴黑紗哭著為她送行…… |